欢迎访问菏泽学院官方网站!
他山之石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教育观念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灵魂

2016年10月12日 17:14  点击:[]

                                             教育观念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灵魂
                                              顾明远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规定,到2020年我国要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但教育现代化的标准大家还不是很清楚。因此,首先要明确什么叫教育现代化。我认为,教育现代化就是以现代信息社会为基础,以先进教育观念为指导,运用先进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变革的过程。我国教育现代化的过程,就是按照“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通过教育改革和体制创新,由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转变的过程。教育现代化内涵十分丰富,包括观念、制度、内容、方法等多个层面,其灵魂是教育观念的现代化。
    之所以说教育观念的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灵魂,是因为只有教育观念转变了,才有制度的转变和内容方法的改革。我国在清末民初就引进了西方的教育制度,教育内容也几经更新,但教育观念却没有彻底转变。正如《规划纲要》指出的,我们的“教育观念相对落后”。教育观念的转变是最主要也是最艰难的转变,因为观念是隐藏在人们头脑中根深蒂固的、最不易变化的东西,它与长期积淀的文化传统、民族心理有关,也与现实的社会环境有关。教育观念首先表现为对教育本质、教育价值的认识。教育要回答的无非是三个问题:什么是教育?为什么要教育?怎样教育?这三个问题都包含着对教育本质和价值的认识。
    比如,对于什么是教育,我们有一个逐步认识的过程。长期以来,我们总是用工具理性来认识教育。现在,许多人认为教育要为经济建设服务,这当然没有错。教育离不开一定社会并要为它服务,但教育的本质是促进人的发展,是通过传承文化、创新知识的过程促进人的发展,把一个属于生物的人培养成社会的人。只有人的个体发展了,才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所以,立德树人就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要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受教育是每个人发展的权利,为社会服务是每个人生存的义务。前不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成立70周年的时候发布了新的报告,叫《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提出面对当今世界的种种矛盾和冲突挑战,要重新定义知识、学习和教育。教育应该坚持人文主义,以尊重生命和人类尊严、权利平等和社会正义、尊重文化多样性、国际团结和分担责任为基础,教育应是“全球共同利益”。在教育观念上,我们要超越狭隘的功利主义和经济主义,将人类生存的多个方面融合起来,采取开放的灵活的全方位的学习方法,为所有人提供发挥自身潜能的机会,以实现可持续的未来、过上有尊严的生活。这就是教育现代化的观念。
    在教育观念层面,我曾提出过教育现代化的八大特征,即教育的民主性和公平性、教育的生产性和社会性、教育的终身性和全时空性、教育的个性化和创造性、教育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教育的信息化和创新性、教育的国际性和开放性、教育的科学性和法制性。这是从宏观层面来说的,而从人才培养模式的微观层面来讲,教育现代化的主要理念应该是个性化、差异性、创造性、开放性。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改革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注意学生的差异性,因材施教,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
    当前,“互联网+”为教育现代化提供了有利条件。“互联网+教育”必然会引起教育和学习环境的变革。它改变了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改变了师生的关系。学习者不再限于学校里、课堂上,而是时时处处可以学习、可以从互联网上获得各种信息。“互联网+教育”的最大优势是个性化、互动性、开放性。在“互联网+教育”的环境下,教师已经不是知识的唯一载体,更不再是知识的权威。教师应利用互联网的特点为每个学生设计适合他们的学习环境,同时指导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正确策略和方法,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困难,与学生共同学习。因此,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设计者、指导者、帮助者以及和学生共同学习的伙伴。这也要求我们在教育观念上与时俱进。
    因此,教育现代化绝对不只是校舍、设备的现代化。拥有再豪华的校舍、再先进的设备,如果教育观念陈旧,教育方法还是老样子,那还是算不上教育现代化。更重要的是教育工作者教育观念的现代化,能用现代教育观念和方式方法培养具有时代精神和中华民族情怀的现代国民。
                                              (选自《人民日报》,作者系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

关闭

菏泽学院  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鲁ICP备05022810号-6

 鲁公网安备 37170202666195号